假使我們感覺到一物,例如我們見到一隻杯,它具有如此形狀、顏色等等,這些形相都是杯子呈現於我們面前的「現象」(phenomenon),除了認知到如此形狀、顏色等等外,我們實在不能認知到那杯子本身(例如,我造夢夢見一隻有如此形狀、顏色的杯子,而杯子並不存在)。當然在現實世界中,我們相信有杯子本身的存在,但這只是我們的相信或信念,我們並不能證明杯子的存在。那杯子本身、自己或杯子在其自己,我們稱為杯子的「物自身」(thing-in-itself),我們憑著我們的感觸直覺或知性(understanding),只能認知現象而不能認知物自身。「現象」對於我們有積極意義,因我們對此有直覺(即感觸直覺),能認知故;「物自身」對於我們只有消極意義,因我們對此並無直覺,不能認知故。現象屬於感觸界(sensible world),而物自身則屬於智思界(intelligible world)。
對純綷理性的批判,即是確定其適用有效的範圍,康德對純綷理性的批判有兩方面的意義,在思辨理性(speculative reason)(或簡稱知性)面前,現象是客觀實在的,即知性在經驗現象範圍內是有效的,能成就(科學)知識;但物自身郤是一消極的觀念,即知性在物自身的範圍內是無效的,並不能認知物自身。知性既不能建立智思界的形上學。
謙虛
5 年前
1 則留言:
形而上學係我最有興趣的科目之一!!!
張貼留言